十多年前,社會對認知障礙的認識不如現今,阿玉(化名)發覺80多歲的母親煮食忘記熄火,去廁所後忘了關水喉,但「感覺佢唔係一般嘅無記性」,所以陪她覆診時,順道跟醫生說出這此徵狀。醫生寫了轉介信,排期照腦,然後確診,要定時服藥。知其病,得其醫,對病人及照顧者來說,這就足夠了嗎?
阿玉有幾兄弟姊妹,但婚後各自成家立室,照顧母親起居的重任就交給她。「唔係錢嘅問題」,她說,壓力來源不在開支,也不是行動不便,而是父親離世後,母親愈來愈倚賴她。「一個人本身樣樣有人(丈夫)依靠,忽然間宜家咩都唔識喎,連搭車都唔識喎」,便事無大小都會找同住的阿玉。面對這種壓力,阿玉選擇主動尋求協助。
阿玉(中)跟分享照顧病母,以及如何以義工活動充實生活的經歷。
她在網上找資料,學習如何照顧腦功能不如以往的媽媽,發現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(前稱香港老年痴呆症協會),便鼓起勇氣參加活動。她帶同母親參加活動,家人由前照顧者義工看顧,自己就在隔壁學習照顧技巧、減壓方法。母親面對陌生環境難免害怕,「起初都會成日話要搵我,普通義工(意指非前照顧者)唔會識得應付,但過來人就會識得點氹佢哋,所以我覺得,好在有呢班人」,令她照顧路上不再孤單。
待續 : 主動認識家人的「老友記」
照顧者小檔
阿玉(化名)
照顧80多歲、患認知障礙的母親約7-8年